(英語:Carbon monoxide),分子式為CO,是無色、無臭、無味的無機化合物氣體,比空氣略輕。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,但易溶于氨水。空氣混合爆炸極限為12.5%~74%。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的產物。也可以作為燃料使用,煤和水在高溫下可以生成水煤氣(一氧化碳與氫氣的混合物)。有些現代技術,如煉鐵,還是會產生副產品的一氧化碳。一氧化碳是可用作身體自然調節(jié)炎癥反應的三種氣體之一(其他兩種是一氧化氮和硫化氫)。
由于一氧化碳與體內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200-300倍,而碳氧血紅蛋白較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慢3600倍,當一氧化碳濃度在空氣中達到35ppm,就會對人體產生損害,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(又稱煤氣中毒)。
雖然一氧化碳有毒,但動物代謝亦會產生少量一氧化碳,并認為有一些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
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曾經用一氧化碳進行處決。11世紀一位西班牙醫(yī)生第一次描述了這種氣體。
最早制備一氧化碳的是法國化學家 de Lassone(1776年)。他通過加熱氧化鋅和碳制得了一氧化碳。但由于一氧化碳燃燒時產生了與氫氣類似的藍色火焰,de Lassone錯誤地認為他制得的是氫氣。在1800年英國化學家William Cruikshank才證明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。
最早對一氧化碳的毒性進行徹底研究的是法國的生理學家Claude Bernard。在1846年,他讓狗吸入這種氣體,發(fā)現狗的血液“變得比任何動脈中的血都要鮮紅”。現在我們知道血液變成“櫻桃紅色”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癥狀。
由于一氧化碳可以使血液變得非常鮮紅的特點,一些肉品商人用一氧化碳處理鮮肉,可以使生肉不被氧化變色,甚至可以在10℃的溫度下保存28天還如同新屠宰的肉,并因此引起非議。美國消費者協(xié)會認為即使這種處理沒有害處,也會掩蓋肉不新鮮的狀態(tài),即使肉品處于即將腐爛狀態(tài),消費者也不知情。
據報導,一氧化碳也用在納粹大屠殺名為T4“安樂死”計劃,納粹由海烏姆諾透過貨車運送氣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