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氧化碳、干冰(南京廣華氣體)
分子式:CO2
CAS NO:124-38-9
EINECS NO:204-696-9
狀態(tài):氣體(常溫)、固態(tài)
純度:99.2%~ 99.999%
執(zhí)行標準: GB/T 6052-2011(工業(yè)二氧化碳)、GB/T 1886.228-2016(食品二氧化碳)、GB/T 23938-2009(高純二氧化碳)
常規(guī)閥門型號:QF-2C、PX-32A(可選)
鋼瓶出口螺紋:G5/8(正牙)
常規(guī)包裝物:8L鋼瓶、10L鋼瓶、40L鋼瓶、50L鋼瓶、集裝格、干冰專用保溫箱、儲罐
鋼瓶防護:瓶帽、減震圈
國產/進口: 國產
應用:防腐、制冷劑、碳酸飲料等
標 識 | 中文名:二氧化碳;碳酸酐 | 英文名:Carbon dioxide | |
分子式:CO2 | 分子量:44.01 | UN編號:1013 | |
序號:642 | RTECS號: | CAS號:124-38-9 | |
危險性類別:第2.2類 不燃氣體 | 化學類別: 非金屬氧化物 | ||
包裝標志:不燃氣體 | 包裝類別:III類包裝 | ||
理化性質 | 性狀:無色無臭氣體。 | ||
熔點/℃:-56.6/527kPa | 溶解性:溶于水、烴類等多數(shù)有機溶劑。 | ||
沸點/℃:-78.5(升華) | 相對密度(水=1):1.56/-79℃ | ||
飽和蒸氣壓/kPa:1013.25/-39℃ | 相對密度(空氣=1):1.53 | ||
臨界溫度/℃:31 | 燃燒熱(kJ·mol-1):--- | ||
臨界壓力/Mpa:7.39 | 最小點火能/mJ:--- | ||
燃燒爆炸危險性 | 燃燒性:不燃 | 燃燒分解產物: --- | |
閃點/℃:--- | 聚合危害:不聚合 | ||
爆炸極限(體積分數(shù))/%: | 穩(wěn)定性:穩(wěn)定 | ||
引燃溫度/℃:--- | 禁忌物: | ||
危險特性:若遇高熱,容器內壓增大,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| |||
·滅火方法:不燃。切斷氣源。噴水冷卻容器,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。 ·滅火劑: | |||
毒性 | 接觸限值:PC-TWA:9000mg/m3 PC-STEL:18000mg/m3 急性毒性: | ||
對人體危害 | ·侵入途徑:吸入。 ·健康危害:在低濃度時,對呼吸中樞呈興奮作用;高濃度時則引起抑制作用,中毒機制中還兼有缺氧的因素。急性中毒:人進入高濃度二氧化碳環(huán)境,在幾秒鐘內迅速昏迷倒下,反射消失、瞳孔擴大或縮小、大小便失禁?嘔吐等,更嚴重者出現(xiàn)呼吸停止及休克,甚至死亡。固態(tài)(干冰)和液態(tài)二氧化碳在常壓下迅速汽化,能造成-80~-43℃低溫,引起皮膚和眼睛嚴重的凍傷。慢性中毒: 經常接觸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者,可有頭暈、頭痛、失眠、易興奮、無力等神經功能紊亂等主訴。但在生產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國內外均未見到病例報道。 | ||
急救 | ·皮膚接觸:若有凍傷,就醫(yī)治療。 ·眼睛接觸:若有凍傷,就醫(yī)治療。 ·吸入:迅速脫離現(xiàn)場至空氣新鮮處。呼吸困難時給輸氧。呼吸停止時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(yī)。 ·食入: 不會通過該途徑接觸。 | ||
防護 | ·工程控制:密閉操作。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。 ·呼吸系統(tǒng)防護: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,高濃度環(huán)境中,建議佩帶空氣呼吸器。 ·眼睛防護:一般不需特殊防護。 ·手防護:戴一般作業(yè)防護手套。 ·身體防護:穿一般作業(yè)工作服。 ·其它:避免高濃度吸入。進入罐或其它高濃度區(qū)作業(yè),須有人監(jiān)護。 | ||
泄漏 處理 |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(qū)人員至上風處,并進行隔離,嚴格限制出入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穿一般作業(yè)工作服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,合理通風,加速擴散。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,修復、檢驗后再用。 | ||
儲運 | 不燃性壓縮氣體。儲存于陰涼、通風倉間內。倉溫不宜超過30℃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防止陽光直射。應與易燃、可燃物分開存放。驗收時要注意品名,注意驗瓶日期,先進倉的先發(fā)用。搬運時輕裝輕卸,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。 |
二氧化碳、干冰(南京廣華氣體)
分子式:CO2
CAS NO:124-38-9
EINECS NO:204-696-9
狀態(tài):氣體(常溫)、固態(tài)
純度:99.2%~ 99.999%
執(zhí)行標準: GB/T 6052-2011(工業(yè)二氧化碳)、GB/T 1886.228-2016(食品二氧化碳)、GB/T 23938-2009(高純二氧化碳)
常規(guī)閥門型號:QF-2C、PX-32A(可選)
鋼瓶出口螺紋:G5/8(正牙)
常規(guī)包裝物:8L鋼瓶、10L鋼瓶、40L鋼瓶、50L鋼瓶、集裝格、干冰專用保溫箱、儲罐
鋼瓶防護:瓶帽、減震圈
國產/進口: 國產
應用:防腐、制冷劑、碳酸飲料等
標 識 | 中文名:二氧化碳;碳酸酐 | 英文名:Carbon dioxide | |
分子式:CO2 | 分子量:44.01 | UN編號:1013 | |
序號:642 | RTECS號: | CAS號:124-38-9 | |
危險性類別:第2.2類 不燃氣體 | 化學類別: 非金屬氧化物 | ||
包裝標志:不燃氣體 | 包裝類別:III類包裝 | ||
理化性質 | 性狀:無色無臭氣體。 | ||
熔點/℃:-56.6/527kPa | 溶解性:溶于水、烴類等多數(shù)有機溶劑。 | ||
沸點/℃:-78.5(升華) | 相對密度(水=1):1.56/-79℃ | ||
飽和蒸氣壓/kPa:1013.25/-39℃ | 相對密度(空氣=1):1.53 | ||
臨界溫度/℃:31 | 燃燒熱(kJ·mol-1):--- | ||
臨界壓力/Mpa:7.39 | 最小點火能/mJ:--- | ||
燃燒爆炸危險性 | 燃燒性:不燃 | 燃燒分解產物: --- | |
閃點/℃:--- | 聚合危害:不聚合 | ||
爆炸極限(體積分數(shù))/%: | 穩(wěn)定性:穩(wěn)定 | ||
引燃溫度/℃:--- | 禁忌物: | ||
危險特性:若遇高熱,容器內壓增大,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| |||
·滅火方法:不燃。切斷氣源。噴水冷卻容器,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。 ·滅火劑: | |||
毒性 | 接觸限值:PC-TWA:9000mg/m3 PC-STEL:18000mg/m3 急性毒性: | ||
對人體危害 | ·侵入途徑:吸入。 ·健康危害:在低濃度時,對呼吸中樞呈興奮作用;高濃度時則引起抑制作用,中毒機制中還兼有缺氧的因素。急性中毒:人進入高濃度二氧化碳環(huán)境,在幾秒鐘內迅速昏迷倒下,反射消失、瞳孔擴大或縮小、大小便失禁?嘔吐等,更嚴重者出現(xiàn)呼吸停止及休克,甚至死亡。固態(tài)(干冰)和液態(tài)二氧化碳在常壓下迅速汽化,能造成-80~-43℃低溫,引起皮膚和眼睛嚴重的凍傷。慢性中毒: 經常接觸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者,可有頭暈、頭痛、失眠、易興奮、無力等神經功能紊亂等主訴。但在生產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國內外均未見到病例報道。 | ||
急救 | ·皮膚接觸:若有凍傷,就醫(yī)治療。 ·眼睛接觸:若有凍傷,就醫(yī)治療。 ·吸入:迅速脫離現(xiàn)場至空氣新鮮處。呼吸困難時給輸氧。呼吸停止時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(yī)。 ·食入: 不會通過該途徑接觸。 | ||
防護 | ·工程控制:密閉操作。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。 ·呼吸系統(tǒng)防護: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,高濃度環(huán)境中,建議佩帶空氣呼吸器。 ·眼睛防護:一般不需特殊防護。 ·手防護:戴一般作業(yè)防護手套。 ·身體防護:穿一般作業(yè)工作服。 ·其它:避免高濃度吸入。進入罐或其它高濃度區(qū)作業(yè),須有人監(jiān)護。 | ||
泄漏 處理 |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(qū)人員至上風處,并進行隔離,嚴格限制出入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穿一般作業(yè)工作服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,合理通風,加速擴散。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,修復、檢驗后再用。 | ||
儲運 | 不燃性壓縮氣體。儲存于陰涼、通風倉間內。倉溫不宜超過30℃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防止陽光直射。應與易燃、可燃物分開存放。驗收時要注意品名,注意驗瓶日期,先進倉的先發(fā)用。搬運時輕裝輕卸,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。 |